周健键指财经
1
时间跨度为13年的“程林文化园”工程捐建,终于完工了。
窗外梨花盛开。程道兴与捐建我相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完这件事,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程林文化园,也即北宋时期两位旷世大儒程颢、程颐兄弟的归葬之地,位于洛阳伊阙南白虎山下,“文革”中地面遗迹几乎尽毁。作为伊川公程颐的后人,兴亚集团董事局主席程道兴年轻时就发一宏愿,将来若有机会,一定倾己财力、心力恢复重建二程墓园。2004年年底,该项目立项动工,程道兴先后投入3亿多元,筚路褴褛、夙兴夜寐,13年后的清明节前夕,终毕此功。
这是二程墓园有史以来第5次大规模重修。与前几次的官方重修有着根本不同的是,此次恢复重建所依财力物力,全由程道兴一人慷慨解囊。目前,我还没有机会到程林去目睹它重建后的风貌,但从现场拍摄的照片来看,这座占地300多亩,分布着神道、祭坛、祖庙、圣殿、书院、碑楼等诸多建筑群落,古意盎然、气势宏伟,无怪乎有关方面会称其为又一标志性的中华文化工程。
程道兴做这件事情,我知道,和他过去兴办学校、捐建寺庙等行为一样,全出于内心自然的发愿。他常常引用《乔氏家训》中的一句话,“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视自己的行为为“完成一种使命,履行一种责任”。
这话很大很蹈空吗捐建?不,以我长期和他的接触,我一直坚信,像他这样拥有孝义古风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继承了中国传统士绅精神的企业家,于今可算是凤毛麟角。
就冲这一点,这个人就很了不起。
2
我一直想知道,几十年前,当程道兴第一次看到二程墓园破败的景象时,他为什么会发那样一个宏愿。
二程墓园位于现伊川县城西侧1公里处,始建于公元1090年,里面葬有程颢、程颐和其父亲程珦等人。当年,二程死后,宋哲宗为示尊崇,赐坟地祭田2120亩,立三先生祠。院内有翁仲、石马、石羊、石虎等,历史上的每年春秋大祭,河南府知府、嵩县知县等地方官吏必亲临主祭。但由于兵荒马乱和其他原因,二程墓园屡遭毁坏,到上个世纪70年代,整个墓地只剩下40余亩,里面尚有500多棵古柏。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年轻的程道兴来了。他那时在陆军一二七师服役,驻地就在二程墓园旁,也许冥冥之中有着上天的安排,作为程颐的第三十一代世孙,他似乎专为自己的祖先守墓而来。每当一天的训练结束暮色苍茫,或者节假日整个营地静寂下来,他就会一个人遁入园中,靠着石羊、石虎坐下来,或者在几位祖先的墓前伫立,一次又一次无声地和他们对话。附近的村民赶着牛羊在里面放牧,也许让他们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差点被完全毁掉的墓地,怎么会有一个军人常来光顾捐建?
这时的二程墓园,没有围墙,荒草凄凄,满地牛粪、羊粪,整个神道、碑林七零八落,据说一些石头、材质被搬去修了水库。二程生前,门下弟子无数,演绎出“程门立雪”“鲁台望道”“如坐春风”等典故,当时的士人显贵纷纷向两位旷世大儒表达崇敬之情;二程死后,近千年间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园内的香火一直缭绕不断。何以到了新时代,一场“批林批孔”运动,就将所有儒家所宗打倒在地呢?
那时候的程道兴,几乎是本能地意识到,自己的祖先,作为长期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也应该得到后人特别是他们这些嫡传子孙的最基本礼遇。所以,他那时候就想,将来若有机会和财力,一定要想办法恢复重建。
历史,就是这样选择了程道兴。一个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守望的经典姿态,也就这样诞生了。我一直认为,假如他参军的地点不是在二程墓园旁边,假如他没有在服役期间对自己的祖先有一个日夕相守的近距离,那么,他在三十多年后所下的决心,就根本不会有那么大。
当然,这也与程道兴从小受到的严格家教分不开。在他老家兰考县盆窑村的旧宅中,分别立着8块石碑,上面刻着程道兴手书的“母训”,主题分别是:做人要勤奋,同情穷苦人,做人不能自大,做人交朋友要忠要义,不取不义之财,做人要孝顺,要读书有文化等。除此之外,旁边还有一块碑,上面同样刻下程所手写的16个字:“不忘母教,立志创业,发奋图强,回报社会”。
此“孝”,后来就豁然开朗生发出诸多“大孝”。
3
公园2017年4月3日上午,程林文化园正式建成开园。程道兴陪着一干名人政要,在近千人的簇拥之下为自己的“心血之作”剪了彩。
13年中,他一直盼望着这一天。此前,他告诉我,当这个浩大的工程完成之际,他“内心百感交集,有一种说不清的味道,想放声大哭一场”。而真到了“功成身退”这一天,他的脸上又分明洋溢着微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想想看,这13年里,整个伊川县历任4位县委书记、5位县长,他能坚持下来,让二程文化园避免掉“半拉子工程”的命运,殊为不易。他说他是乘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让他坚信程林文化园以及诸如此类的文化项目,有朝一日一定会大放异彩。
程林文化园占地300多亩,集程林拜祭区、程庙纪念区、两程书院文化区为一体,气势恢宏,漫步其间令人恍若置身于宋明朝代,二程的音容相貌宛在眼前。其中,两程书院系程道兴提议新加,对应的是历史上程颢、程颐曾经在此讲学的伊川书院。
开园前夕,许嘉璐先生曾对此撰文:“今日之书院讲堂宽广,经阁高耸,斋舍对峙,宜育才学。广场宽阔平坦,二程雕像、牌坊巍峨矗立,坟山翠柏郁郁,坦墉焕然聿新,历史文化内含丰富;程林里坟茔神道平直,翁仲夹列,翠柏繁茂,庄严肃穆;祖庙殿宇翼翼,雕梁画栋,塑像俨然,碑碣林立;不惟为世界各地程氏宗亲寻根祭祖之所,亦为广大民众追思先哲圣贤、体验理学之圣地,庶几可为留住历史根脉、为传承中华文化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些许贡献”。
这,是我迄今所见过的修建最为成功两座名人遗址之一(另外一座系位于我家乡荥阳的刘禹锡公园)。说其成功,关键有两点:设计大气、有匠心、崇古而不泥古;舍得投入,按高标准修建。
这座程林文化园,程道兴原计划出资1.1亿元即可建成,但随着工程的升级扩建,最终完工时,程道兴已先后拿出了3.2亿元。说他“严要求,高标准”,一点不假,他邀请郑州大学作为设计单位,先后考察了山东孔庙等众多儒家宗祠,多次反复论证后才最终敲定方案。而所有的施工工作,全由程道兴和属下监管,等整个工程结束后再捐赠、移交给伊川县政府。
所以他会对我说,这是他一生所做的最为精彩的事,他,“为祖宗、为社会尽了一份力”。
这样的“尽心尽力”,还体现于一处,就是与伊川程林文化园毗邻的嵩县田湖镇程村“两程故里”。2013年,程道兴先是投资300万元兴建了程村“道兴小学”,而后又拿出2亿元复建两程故里文化山水园,打造国内一流理学文化旅游区。对他而言,商业诉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关键是,他为自己的乡亲、为自己的宗族,做了一件“千年没有的事情”。
4
说程道兴为修建程林文化园而不吝惜金钱、人力和物力,并不夸张。他有的是钱,作为河南省最为成功的金融投资家,他的创业经历和发家史堪称一部传奇,至今他拥有的极为独特的金融投资财技和由此而积累的财富,河南本土还鲜有人能比——他是中国中国民生银行最早的创始股东之一(至今持有该行1.215亿股份),也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第五大股东(持股1.61097亿股),同时还是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平安银行等金融单位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他所掌控的兴亚投资集团,产业更是涉及金融投资、酒店旅游、房地产开发、高科技、电力、能源综合利用等多领域——这些钱如果变现,少说也有数百亿,而且都是净值,所以,若说谁是河南乃至中国最牛的隐形富豪,那么,程一定是无法避开的人物(参见2011年4月我所写的《程道兴:一个隐形富豪的锦衣夜行》)。
资本实力这么雄厚,拿出3亿多元为自家的祖庙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也许根本不在话下。不过,按照常规的逻辑,这笔钱,连同他曾捐出去和即将捐出去的,毕竟数目巨大,在外人看来,白白“扔出去”,如果不是烧包烧得厉害,那么也算得上是非疯即傻。曾有一次,程和几个银行界的朋友一起乘高铁到外地,当他说起要拿出几个亿修复程林文化园时,那几个人都吃惊地瞪大眼睛,认为他把这么多的钱投向如此一项“没有任何回报”的文化项目,一定是被什么蛊惑住了。
遇到这样的场合,程道兴都不愿过多地解释什么。在他那里,这样的事,决定下来只管去做就是了。他告诉我,他十分喜欢《乔氏家训》的一段话,“有补于天地者为功,有益于人间者为名;学问为富,廉耻为贵。此所谓功名富贵”。据此,他说他重建程林文化园,是为完成“几十年前就认定的一种使命、一种责任”——补天地之缺,也在延续程颢程颐‘有益于世教’之名。无怪乎身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的夏挽群先生会拉着他的手说:“道兴啊,你这是为中华民族,为全世界华人,为炎黄子孙修建了一个可以下跪磕头,可以朝圣的地方啊。”也无怪乎他的许多朋友称赞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恩泽后代,流芳百世”。
“我们的魂,不能丢啊捐建!”这是他说的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查阅史籍,程道兴此次恢复重建程林文化园,是第5次大规模重修。前几次的重修时间分别发生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和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和嘉庆十八年(1813年),完全由地方政府主持重修。
5
这么说起来,在程道兴心目中,此次重修的程林文化园是可以当作传世作品来对待的。他曾几次对我说,人世间有许多东西特别是财富都传承不下去,唯有文化却可以代代相传。
他给我举沈万三和康百万的例子,也给我举胡雪岩和乔致庸的例子,说他们一度都曾富可敌国,甚至与当时的皇上、皇族都攀上了关系,可是,仅仅过去几十年、上百年,这些人、这些富贵都哪去了?反观周敦颐、“二程”、朱熹、王阳明他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以修身、教以化人,其一脉相承的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哲学史上居主导地位近千年,甚至如今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就让程道兴经常反思自己创造财富的意义。他本质上是一个商人,但他明白,他所创造的财富,其中大部分最终还是要归属于社会,只不过,这些钱要用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所以,我们看到,大概自2003年后,他不断地在各地特别是兰考、洛阳两个家乡助贫困、建学校、修古迹、兴新村,同时还在大学对贫困生设立奖学金,并到处寻访、资助老战友,所作所为,真正展现出助学、兴教、修文、匡扶人心、推动乡村治理的乡绅风范。
这,并非只有一个“善”字,所能简单概括。
程道兴捐建的部分慈善项目
捐建项目
位置
金额
年份
观音寺
鲁山县观音寺乡
1500万元
2006年
观音寺乡两所中学(石坡头中学、观音寺中学)
鲁山县观音寺乡
652万元
2007年
慈云寺祖林
巩义市大峪沟镇
1500万元
2008年
盆窑新村建设
兰考县
6000万元
2010年
盆窑小学
兰考县
132万元
2003年
程村两程故里
嵩县
2亿元
2013年
程村道兴小学
嵩县
300万元
2013年
程林文化园
伊川
3.2亿元
2003年
道兴奖学金
河南大学
300万元
2012年
由此,我们会想起中国久已失传的“士绅精神”。多年前,我曾写过一个长篇专题稿件《中国新绅商》,将那种受过一定教育,对传统尤其是儒家(国学)有一定了解或亲近,认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律,有推己及人的美德,有公共精神和现代意识,倾向于济世,助人为乐,并不断推高慈善境界的商人或企业家,称为继承了中国传统士绅精神的“新绅商”。
程道兴,大概可以恭添其列,他所做的一切,除了延续中国文化的血脉和衣钵,还有就是通过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力量,推动了中国宗族凝聚力的再造。而这样的努力,显然已被外界广泛关注到,2013年12月10日,在联合国和平发展论坛上,为表彰程道兴“在促进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联合国人民理事会主席SherrillKazan女士授予程“世界和平奖”称号,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亲自接见了他。
近几年,我只是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这样的“新绅商”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
6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体现传统“士绅精神”的新绅商越来越少,原因也在于当前中国企业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的经营管理智慧,越来越不足以抵抗西方新教伦理的消解;甚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家现实经营管理的有效指导越来越少。
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马云在阿里巴巴推行太极文化,柳传志、施政荣力偿中国式管理,程道兴以“理学”思想点化管理团队和周围亲友,如此等等,似乎都不足以让上述命题得以成立。作为生活在中国的企业家,大概依然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自身的精神谱系。
程道兴,他已经悟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现在,随着程林文化园的建成,这个年逾花甲的企业家要“功成身退”了,不过,仔细看他近期行迹,我们会认定他的“理学”寻宗之路才刚刚开始。
有几次,我想对他说,你以后可以重点做两件事,一是大力参与并资助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研究,说不定还会躬逢中国儒学的第三次复兴大潮呢;二是可以以成功企业家的身份,推动对中国新绅商群体的培养,让更多的人步他的后尘,做教育、文化和扶贫慈善,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算完全的功德圆满。
这样的意见,我想程道兴本人大概是会同意的。拳拳赤子之心,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肩负着使命,坚持到底。
程道兴及兴亚集团简介
程道兴,河南兰考人,程颐、程颢后裔第三十一世,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
是兴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金融集团公司、基业财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融基伟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兴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融基伟业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程道兴曾在陆军一二七师服役,历任班长、排长、团政治处干事;一九七九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带领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一九八三年被部队输送到陆军学院学习深造。一九八七年一月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人事厅工作,县处级干部,其中一九八八年至一九八九年在中央党校学习。
一九九二年七月,程道兴开始下海创业历程。经过多年艰苦的拼搏和奋斗,先后创办了兴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河南省融基伟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南兴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新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义马市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首旅兴亚(国际)酒店有限公司、河南省高科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融基伟业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基业财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香港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金融集团公司。历任兴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河南省融基伟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兴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新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义马市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首旅兴亚(国际)酒店有限公司、河南省高科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融基伟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基业财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新加坡国际金融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
附:
程道兴:一个隐形富豪的“锦衣夜行”
在现实中帮助他人以求得心灵安宁,在信仰中希图通过乐善好施来普度众生,通过祖先景仰来树立精神图腾,中国企业家正在求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伦理。
百亿富豪、“金融投资家”程道兴也不例外。
现在,程道兴所到之处,除了一个“金融投资家”的头衔外,还被人称为“慈善家”。
年近花甲之人,一直以来一心向善礼佛,能从尘世中求财,更能在无量中散财,程道兴谋取的,绝不仅仅是人生功德的圆满。
“钱多,但干的事也多。”他常如此调侃他的投资事业和慈善事业。不过,他又强调,“赚钱是一门学问,但花钱更是一门学问”,“若是真的献爱心、做慈善,就不要宣扬”。
受这种理念驱使,这些年他不断出资建学校、修古迹、助贫困,大力兴建家乡的新村建设工程,多数情况下在悄然间进行,“不足为外人道也”。
在程道兴这里,“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话,似乎应该改为“千金复来还散尽”。“锦衣夜行”,他由一个“富豪”,回归为一个“普通人”。
“家”在哪里
逢到空闲时间,程道兴都会让司机开着车回老家河南开封兰考县一趟。在那里,他首期捐资3000万元建造的新村工程正如火如荼,马上就要竣工。
这个村名叫盆窑村,因处于黄河滩区地势低洼,祖辈以制陶盆为业,故名。小时候的程道兴,常常跑到县城东边刨几块土回家熬盐吃,大量兰考人外出逃荒要饭的日子里,他也靠野菜、树皮维持生存。现在,他成了民生银行、浦东银行的大股东,被董文标、刘永好、张宏伟等人邀为座上宾。但也许是年纪大的缘故,他心中念想比较多的,反倒是自己的老家。
这是人生老之将至的自然反应,还是一个成功企业家“衣锦还乡”的荣耀感使然?程道兴对此从不作答。一个“有我”与“无我”的自足世界,已让他与外界的名利隔绝开来
。
盆窑村的现任村支书程道行,与程道兴是同宗同辈。2007年春节,程道兴回老家把他叫到跟前,问他想不想让村民住上好房子,改善一下居住环境。程道行说,当然想啊,祖祖辈辈都想。程道兴就说,这钱他出,想搞一个漂漂亮亮的新农村,让程道行找村民开会决定。
程道行照此行事,80%的村民同意。反馈到程道兴这里,他说,我不要80%同意,而是100%同意。程道行于是重新做工作,没想到此举一下子在当地引爆了连锁反应:想来安家落户的人越来越多,盆窑附近的几个村庄也想来“加盟”,各方面的“招呼”接连不断。
方案、协议改了几改,进程一拖再拖,2010年4月,各方利益、关系终于平衡,盆窑新村建设终于开工。按程道兴的看法,做慈善的基本原则是讲和谐,如果拿钱带来不和谐,乡亲们的利益兼顾不到,他会被骂一辈子;只有老百姓的工作做好了,这事他才会去干。而且,他要求各方做事要讲究节约,“钱多,要干的事也多”;同时要按规矩来,“我们做事规范惯了,你们做事也要学会规范”。
按照规划,盆窑新村除了要建住宅楼、群艺馆、门面房等设施外,还要在村里的主干道上设计一个“陶盆”雕塑,表示不忘艰苦的过去;程家的老房子要保存,建成一个纪念馆,里面的盆盆罐罐不能丢。实际上,早在此前,程家已经被修葺得焕然一新:在通往堂屋的过道两边,8块石碑上分别刻着程道兴手书的“母训”,主题分别是:做人要勤奋,同情穷苦人,做人不能自大,做人交朋友要忠要义,不取不义之财,做人要孝顺,要读书有文化等。其中一块石碑直抒胸臆:“不忘母教,立志创业,发奋图强,回报社会”。
他说,他的家一直在这里。
寻找精神指向
钱能使人改变很多。
因为有钱而前后判若两人的老板有许多,但因为有钱而在人格本色上始终如一的企业家也不在少数。后一种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始终自持、朴实,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另一类是老来返璞归真、灵魂自省,慈悲心怀让他在全社会广做善事。如果以时间长短来计,程道兴显然属于后一种人中的第一类人。
他所做的“善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教育,一类文化。
2006年,程道兴偶尔到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观音寺乡旅游,发现当地的中小学房舍破旧、办公拥挤,千古名刹观音寺草木萧萧、几欲倾倒,遂决定投资几千万元修复古寺发展旅游业,援建两所中学让当地学生就读。至2008年4月和2009年5月,这一个古寺和两所学校先后建设完毕,程道兴宣布将其无偿捐给当地。
此后不久,2008年10月,河南巩义大峪沟镇,程道兴又捐资1500万元,重修汉代名刹——慈云寺“祖林”。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亲自主持奠基仪式(目前,鲁山观音寺和巩义慈云寺都已成为少林寺“下院”)。
这还没完。洛阳伊川县的“二程墓”原来占地500多亩,“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破坏。在伊川有关方面的盛情邀请下,作为程氏后人的程道兴一诺千金,今年拿出1亿多元,把程灏、程颐的墓重新修葺一番,并建造一座理学研究院。按惯常的做法,他计划待此建成后无偿捐给地方政府,作为一处景点供游人观瞻。
在现实中帮助他人以求得心灵安宁,在信仰中希冀通过乐善好施来普度众生,通过祖先景仰来树立精神图腾并延续家族血脉,中国企业家目前正在求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伦理。程道兴也不例外,但他显然属于淡泊名利的那种,于知行合一中走得更为彻底、更为自觉,每年做上一件两件,一件一件扎扎实实往前推。
十几年前,他就通过一个基金会资助20名农村学生,供他们读到博士;家乡修公路、建林场,他出钱出物;去年夏天,程道兴到伊川考察“二程故里”,发现程村小学部分校舍已成危楼,他当即决定捐资修建程村小学,该项目已在规划设计之中。
“做慈善,要针对弱势群体,要关注最落后、最贫穷、最封闭的地区。”在程道兴的观念里,做慈善要以人为本,“教育为一个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后,我会多关心家乡兰考,多关心家乡的教育,为家乡多培养人才。”
目前,他和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等人一起,被兰考人当做创业成功和反哺家乡的典型。
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我非常注重对我儿女的教育。如果教育失败了,我的事业做下去也就没有意义。”这是程道兴常对别人说的一句话。他现在教育子女的,除了如何通过投资赚钱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善事。
程道兴被圈里人称为“金融投资家”,名副其实。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程以旗下兴亚企业集团的名义,认购1亿股(现已增持到1.215亿股),成为其发起股东;其后,程道兴在北京注册成立了融基伟业投资有限公司、基业财富担保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注册成立了香港兴亚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金融集团,其业务范围涉及金融投资、酒店旅游、房地产开发、高科技产业等。2003年开始,企业又涉足电力、能源综合利用等领域。2009年8月,兴亚企业集团一举买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多万股,成为其第七大股东(现已增持到1.61亿股)。有人粗略统计,程道兴拥有的资产目前已接近百亿。
有一些具体事例可以充分说明程道兴在投资、经营上的“狠、准、巧”。1996年,他投资兴建兴亚国际俱乐部酒店,成为郑州为数不多的高端酒店。2002年,为使酒店“升级换代”,他果断引进北京首旅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并委托建国国际对酒店实施全权管理。2005年,香港兴亚国际集团与北京融基伟业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安利兴集团在河南义马合资投建一座大型火电站,在2006年和2009年,他根据形势发展,先后两次将股权转让出去,获利甚丰。
“作为金融投资家,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要有一种精神。”程道兴这样诠释他的事业追求,“民生银行是一个富豪俱乐部,但鲜为人知的是,刘永好小时上不起学,张宏伟泥瓦工出身,卢志强当过电工。大家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现在都想着如何回馈社会,毕竟都是从贫寒中成长起来的。”
程道兴年轻时从军,转业后到政府部门工作。下决心下海经商后,他靠经销海南一家企业近乎过期的饮料,赚到了5.8万元,以此作为创业的资本。如今20多年时间过去了,兴亚集团在国内金融投资界已是“潜龙在渊”,他总结出的核心理念是,“做人做事要讲信用,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
“倾尽所能”,这是程道兴做慈善事业的基本态度,但他同样强调的,还有“认真”和“智慧”。据熟悉他的人说,程道兴每做一项慈善,都要召集一次家庭会议,他要让大家明白,人究竟从何处来,还要到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