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中秋节的习俗的翻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关于中秋节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秋节的八个传统是什么?
中秋节的八个传统是:
1、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吃月饼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3、祭月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5、观潮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6、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7、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8、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答:中秋节的八个传统习俗分别是:
一,“夕月”。
古代有祭拜月神的习俗。
二,“赏月”。
到了现代人们把严肃祭祀变成轻松的赏月畅谈。
三,“燃灯”。中秋夜将灯笼挂于家屋高处。
四,“猜灯谜”。中秋夜人们相聚猜灯笼上写的谜语。
五,“吃月饼”。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六,“赏桂花”。因为桂花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
七,“饮桂花酒”。欢庆合家幸福。
八,“吃饺子”。
吃饺子是北方的习俗,寓意合家团圆。
中秋节是我们一年中很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中,人们会合家团圆,共同赏月吃月饼,家家齐乐溶溶。传统的八大活动,一祭月,拜月,赏月,二燃灯,三观潮,四猜灯谜,五吃月饼,六玩花灯,七赏桂花,饮桂花酒,八烧塔。这些活动都产生于劳动人民实际生活中,并渐渐形成了规律,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堆积了。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中秋节的习俗的翻译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中秋节的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