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牍的翻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言文中牍是什么意思?
牍dú
◎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 古代乐器名。
史牍(史书);牍籍(簿籍);牍簿(簿书)
累牍(累牍)lěi dú形容文字
读音:dú
1、<用作名词>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的木板。例句——杨修《答临淄侯笺》:“握牍持笔。”
【引】牍:书籍;文书。例句——《后汉书.荀悦传》:“所见篇牍,一览鉴我能诵记。”《汉书.陈遵传》:“性善书,与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
2、<象>牍:竹制乐器,舂地而发出的声音。例句——《周礼.春官.笙师》:“舂牍,应雅以教祴乐。”
在古文中,蔬,牍,移,分别是一种文体.
【疏】下情上达叫做疏上,疏是疏通的意思。也是自汉朝始创的文体,实际上即是奏的一类。唐宋到清代都有这一文体。后世又以奏疏为群臣论谏的总名。但私人书信中也有用疏的名称的,如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移书】春秋时的官吏通书函往来,称为遗书。如《左传》成公七年,巫臣自晋遗楚子重子反书。又称为贻书,后转作移书,如没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魏晋以后称为移,唐用于诸司自相质问,名称不一,故总名公移以概括。清朝用于武营往来和州4县相交涉公事。
我国历代公文体制、名称、用途简介
牍作为一种古文文体:
如“判牍”
——一种文体,判决司法案件所用,多为四六骈体文。
——判牍者,古代官司判决公事之文牍也。判之本义为分,牍之本义为书版。
牍 dú 【名】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说文》
与人尺牍。——《史记·陈遵传》
削牍为疏。——《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
吏乃书牍背示之。——《史记·周勃传》
握牍持笔。——杨修《答临淄侯笺》
又如:牍背(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后用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引申为公文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
又如:牍尾(文书的末端);牍书(官署文书)
信件,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如:书牍;尺牍
书籍。如:史牍(史书);牍籍(簿籍);牍簿(簿书)
牍和帛的读音是什么?
dú 和bó
常用释义
1.
名古代写字用的长方形小木板。
例词
简牍
2.
名书信;文件。
例词
尺牍文牍案牍
详细释义
1.
名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2.
名同本义。
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
《说文》
回答问题:牍的读音为du,二声。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帛,读音为bo,二声。丝织品。布帛,古代也可以用它作画,写字:帛书,帛画。
牍,读音为“dú”。是指古时书写用的木片。同时牍也是古代一种乐器的名字和古代写字用的木片,现在已不经常使用此字。
比较常见的是一个汉语成语——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多为贬义)
● 牍
dú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2. 古代乐器名。
● 帛
bó
◎ 丝织品的总称:布~。~书。~画。化干戈为玉~(喻变争斗为友善)。竹~(指书籍)。简蠹~裂(书坏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牍的翻译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