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的翻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08年中俄签订的条约?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外交部通过换文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生效,两国边防部队按照勘定的国界线履行防务,中方登岛接收原俄军营房设施。中俄4300公里的边界线全部勘定。
由于俄国界东段剩余地段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渚2004-2008年的划界、勘界长度仅占中俄边界线全长的2%,相对于针对1999年中俄国界东段、西段叙述议定书的海外争议和谣言要少很多。相比于1990年代划界、勘界的低调,互联网时代及时的公开相关的划界、勘界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海外某些团体单方面的臆测和造谣。
2008年,中俄共同向裁谈会提交了“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以作为裁谈会就防止外空军备竞赛问题谈判国际法律文书的基础。
结合外空安全领域新的形势发展和各方意见,包括政府专家组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中俄此次对“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主要是对条约的定义与范围、组织机构、争端解决机制等条款进行一些补充、修订和细化。这一新案文旨在推动裁谈会向谈判缔结国际法律文书继续迈进
2008年中国与俄罗斯在日内瓦共同向裁军谈判会议(裁谈会)全体会议提交“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的更新草案,提出通过谈判达成一项新的国际法律文书,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和外空武器化。
《2008年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主要双边条约一览表》是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丹共和国、莫桑比克共和国、博茨瓦纳共和国等国家政府及机构签订的主要双边系列条约。
2008年彻底完成中俄边界勘界工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9-2012年)》,启动两国副总理级能源谈判并签订石油领域合作的政府间协议,积极推进天然气领域合作,将“国家年”有关活动机制化,具有历史意义。
双方不断完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成立了中俄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联合委员会,启动了中国“俄语年”(2009年)和俄罗斯“汉语年”(2010年)这一新的大型项目,为隆重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营造了良好氛围。
核不扩散条约必须遵守吗?
是的。
联合国大会于1968年6月12日通过的关于禁止核武器扩散的条约。又称《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7月1日在莫斯科、伦敦和华盛顿开放签署。1970年3月5日生效,有效期为25年。1995年5月11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与延期大会决定条约无限期延长。2000、2005、2010年先后举行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截至2011年12月,共有19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成为条约正式承认的有核武器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国未签署条约。朝鲜于1985年4月加入条约,后于2003年1月退出。1957年8月,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向联合国裁军委员会提出防止核扩散问题。1959年,爱尔兰在第13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防止核武器扩散的草案。1961年,爱尔兰向第16届联大提出《关于防止核扩散的国际协定》草案。草案要求一切国家,特别是核国家应缔结一项国际协定,保证不把核武器的控制权和制造此种武器的必要情报转让给不拥有此种武器的国家;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保证不制造此种武器或不以其他方式获得对此种武器的控制权。同年12月4日,联大通过该草案,成为第1665号决议。1962年3月,防止核扩散问题被列入十八国裁军委员会谈判日程,美、苏就这一问题开始双边谈判。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后,美国担心更多的国家成为核国家,便积极推动与苏联的谈判。1967年8月24日,双方向十八国裁军委员会联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草案。联大于12月19日作出决议,要求十八国裁军委员会于1968年3月15日前,将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情况向大会提出书面报告。1968年1月18日,十八国裁军委员会在日内瓦复会。3月11日,美、苏共同提出一项联合修正条约草案。该草案于3月14日提交联大审议。1968年6月12日,联大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草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的翻译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