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冲印机,人手一个手机,手机画质和像素也越来越好,数码相机都有成为记忆冲印机的危险,胶卷相机就真的成为远去的记忆冲印机了。说它远去,是因为短短20年前,胶卷相机还是绝对主力,街头巷尾的超市里还有庞大的冲印机,买菜群众进门投入胶卷,付账的时候就可以拿了。现在呢?除了非常专业的地方,要冲洗胶卷已经找不到地方了。
在胶卷时代,有很多璀璨的明星。有的很高级,有的再普罗大众不过了,但它们都是胶卷相机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最早的相机都是这样大幅的
Ansel Adams用的就是这样的,当然不一定是同一个牌子
德国人Oscar Barnard发明了35毫米的徕卡相机,开创了全新的时代
20年代的Leica M2在机械和光学性能上是划时代的,Henri Cartier-Bresson用的就是这个
但35毫米的底片直接冲印太小,需要放大,Rolleiflex用120胶卷,直接冲印就可以看了
玛丽莲·梦露都有一个
但双镜反光比较大,Zeiss Ikon用皮老虎软镜筒,可以折叠,小巧多了
Exakta的单反才是真正开创了新时代,从此,Leica那样旁轴相机换镜头时的会聚问题,Rolleiflex双反那样的逆成像问题,Zeiss Ikon那样不能换镜头的问题,统统解决
这时也到战后了,Nikon S2首先打破了日本产品质次价廉的迷思,在价位和性能上都直逼Leica
Nikon F被“钱不是个事”的阿波罗计划选中,带到月球上去了,这是对日本质量的极大认可,整个70-80年代,Nikon F系列成为专业135相机的代名词
Nikon不是唯一的,瑞典Hasselblad的中幅也被阿波罗计划选中,也“升天”了
Hasselblad 500CM成为中幅的绝对标杆,几十年不变。从此,Hasselblad与婚纱照和广告找接下了不解之缘
但Canon AE-1为代表的中等价位、高性能单反才是日本相机大潮的主力,具有可靠的自动曝光,使得照相不再成为巫术,这一波大潮竟然淹没了老资格的德国相机,德国相机从此被边缘化了,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同时代的还有Pentax K1000
这是中国人还在玩海鸥4的时代,不过这个“她”可是现代得很了,这是后来的摆拍
条件好一点的则玩海鸥DF-1,记得第一次捧着亲戚从单位借回来的DF,手都颤抖起来了,传说中的单反啊!
更多的人还是玩海鸥205
Minolta X700则成为改革开放后刚刚打开国门的无数中国摄影迷的梦中情人
自动对焦的Minolta 7000是又一声平地惊雷,从此不仅曝光自动了,对焦也自动了
在另一端,Olympus mu这样的才是把照相推向普罗大众的“杀手”,皮实、小巧,成像质量良好,还便宜,还能要求什么呢?
Yashica T5配备了Zeiss镜头,考虑到胶卷时代的相机用的胶卷都是一样的,画质好坏全在镜头,这个小东西的画质不输顶级SLR,成为一时佳话
Rollei 35则走歪路子,特别简单,特别精致,特别小巧
豪华品牌也想在袖珍相机市场分一杯羹,Leica的Minilux是比较成功的
最成功的应该还是Contax T2
Contax还推出小巧精致的G系列,可换镜头,几乎成为SLR的替代,说几乎,是因为这比入门SLR要贵好多呢
Leica被边缘化了,但是没有被遗忘
但这已经从摄影工具变成收藏品了,这是“金龙”纪念版,专门骗中国人的
Voigtlander Bessa则另辟蹊径,推出Bessa系列的旁轴,掀起不大不小的一阵波浪
Canon推出T90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一只脚站在起跳板上了,这是最后的手动对焦Canon,除此之外,与后来的EOS系列一样了
Canon最后转向自动对焦的时候,壮士断腕,与过去的FD镜头系列决裂,推出全新的ef镜头,痛苦一时,得益30年,这是照相机世界最英明的决定
EOS A2E(在欧洲称EOS 5)还引入了眼球对焦
ED镜头的USM对焦快速、安静,一时间成为体育、新闻摄影的标配,看那些Canon招牌的白炮筒
在Nikon世界,请出了Porsche Design,F5成为绝唱,但即使这时,Nikon还是被Canon甩在后面,Nikon的复兴要到数码时代的D800才到来,现在则是NC倒转,Nikon领先了